中國古代“絲綢之路”

 

二千多年前中國開通的貿易古道“絲綢之路”世界聞名,它作為中國和歐亞非國家之間的橋樑,為東西方的物質往來和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
“絲綢之路”是中國古代經由中亞通往南亞、西亞以及歐洲、北非的陸上貿易交往的通道,由於大量的中國蠶絲和絲織品經由此路西傳,所以被稱為“絲綢之路”。

考古發現,“絲綢之路”基本形成於西元前一世紀的中國漢朝,當時的“絲綢之路”南道可西行到現在的阿富汗、烏茲別克斯坦、伊朗,最遠可到達埃及的亞歷山大城;另一條路經過巴基斯坦、阿富汗喀布爾,到達波斯灣頭;如果從喀布爾南行,可以到達現在的巴基斯坦卡拉奇,轉海路也可以到達波斯和羅馬等地。

在西元前2世紀到西元2世紀,沿著“絲綢之路”,自西向東,有四大帝國並列其間,也就是歐洲的羅馬、西亞的安息(Parthia,伊朗古代奴隸制國家)、中亞的貴霜(Kushan,統治中亞及印度北部的帝國)、東亞的中國漢朝。

“絲綢之路”的形成使得這些古代文明有了直接的交流和影響,此後,任何文明的發展不再是相對孤立地進行了。 通過“絲綢之路”複雜的網狀道路系統,東西方頻繁地往來。

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批帶有“胡”字的植物,如胡桃、胡瓜、胡椒、胡羅蔔等,大多來自西方。到西元7世紀至9世紀的唐朝,“絲綢之路”最為繁榮,中國和西方國家的交流呈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。

西方的珍禽異獸、珠寶香料、玻璃器皿、金銀貨幣,西亞和中亞的音樂、舞蹈、飲食、服飾等源源傳入中國。與此同時,中國的物產和技術也經過“絲綢之路”傳到各地,像絲綢、農桑、造紙術、印刷術、漆器、瓷器、火藥、指南針等,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。 在物質貿易的同時,通過“絲綢之路”的文化交流也曾十分活躍。

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,早在西漢(前206-220)末年就傳入中國。開鑿于3世紀的新疆克孜爾石窟寺中,現存近1萬平方米的壁畫,反映了早期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軌跡。據推測,佛教從印度經“絲綢之路”傳到新疆克孜爾,再到甘肅敦煌,然後傳入中國內地。沿著“絲綢之路”留存下來的佛教石窟,著名的如敦煌莫高窟、洛陽龍門石窟等,大多融入了東西方的藝術風格,是“絲綢之路”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,如今它們都是世界文化遺產。

西元9世紀之後,隨著歐亞大陸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,特別是航海技術的進步,海運在貿易中的作用日益彰顯,這條傳統的陸路古道逐漸走向衰落。到10世紀中國宋朝時期,“絲綢之路”已經很少被作為貿易的途徑了。 “絲綢之路”這條古道漫長而久遠,在世界文明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近年來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“絲綢之路新研究計畫”,把“絲綢之路”稱為“對話之路”,以促進東西方的對話和交流。

 


Created by Jinlong